知名学者胡适曾“决志信主” 未能坚持信仰令人遗憾

来源:福音时报
2015-01-28 16:33:00
分享与播放
胡适(图:维基百科)

胡适,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是中国现代史最著名的学者之一。经考证,胡适一生虽坚持无神论,但他对基督教相当推崇,曾多次引用马太福音,更曾决志信主。

作者金石在《胡适、基督教与再造文明》一文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考证。1911年6月18日胡适在日记中清楚记载了他当时决志信主的场景。

“第五日:讨论会,题为《祖先崇拜》(Ancestor Worship)。经课。Father Hutchington 说教,讲《马太福音》第二十章一到十六节,极明白动人。下午绍唐为余陈说耶教大义约三时之久,余大为所动。自今日为始,余为耶稣信徒矣。是夜,Mr.Mercer演说其一生所历,甚为动人,余为堕泪。听众亦皆堕泪。会终有七人起立自愿为耶稣信徒,其一人即我也。”

另外,金石还引用了另一名学者林正三在《胡适与基督教的互动》的记录。此文中三处谈到了胡适的这次经历,一是胡适《藏晖室札记》自序中谈及此事:“有一次忽然感情受冲动,几乎变成了一个基督教信徒。”

其二是1915年12月21日胡适给友人韦莲司的明信片说:“此地是我第一次受到宗教情绪冲激之所在。”(This is the place where I was subject to my 1st religious emotion.)。

其三是“1911年6月14到19日,胡适参加孛可诺松林(Pocono Pines)夏令会,於18日晚上感动流泪,公开表示愿意成为耶稣的信徒。”

此后,胡适对基督教有过较为认真的了解,其在1911年6月30日、7月1日、7月2日、7月9日、7月29日的日记中均有其读《马太福音》的记载。

他还曾于1914年8月10日与人谈话时引用《马太福音》作答,对基督教仍颇为支持。1912年、1913年亦有其与基督教接触的记录。

不过,林正三指出,“在短暂的情感激动之后,后来胡适考察美国的基督教,并未入教。”

谈及为何胡适没有成为基督徒,作者金石分析称是胡适决志信主乃一时受感情影响,随后理性压倒了感情。而胡适本人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受文化浸染很深,故与神学基督教失之交臂。

“他秉承中国传统文化里格物致知,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从立德、立功、立言上着力下功夫,风云变幻的时代中,胡适精通中西文化,立德立功立言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确有圣人之姿;但也正因如此,背负着传统文化的壳,英文极好,思想西化,根基却很明白的长在中国文化这个基础之上,与神学信仰失之交臂也自有其必然。”

胡适一生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是中国现代史最著名的学者之一。1962年2月24日逝世,终未能完全认识福音,令人无比遗憾。

原文链接:金石:胡适、基督教与再造文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