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是棕枝主日,标志着教会正式进入受难周——这是纪念主耶稣受难与复活的核心节期。在这个重要的日子,信徒应当如何预备自己的心灵?美国科罗拉多州朗蒙特市白田社区教会(White Fields Community Church)主任牧师尼克·卡迪(Nick Cady)特别分享了我们可以从棕枝主日所学到的敬拜真谛。
当耶稣骑着驴驹进入耶路撒冷时,人群爆发出赞美声。他们将外衣铺在路上,挥舞棕树枝,呼喊着:“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然而,路加福音告诉我们,当人群欢呼时,耶稣却哭了(路加福音19章41节)。他知道这欢呼不会持续,许多人将要拒绝他带来的救恩。
耶路撒冷的百姓想要一位能解救他们脱离罗马统治的弥赛亚。耶稣来要做的事,比他们当时能想象的最美好的事还要伟大、还要美好。他来是要拯救他们的灵魂,并建立永恒的国度。
从棕枝主日的事件中,我们能学到的最重要功课之一,就是明白何为真正敬拜耶稣。
1.真正的敬拜包含尊耶稣为王
耶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是一个刻意的宣告:通过应验撒迦利亚书9章9节的预言,耶稣宣告自己就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大卫之子”,是要恢复大卫宝座的那一位——神曾应许这宝座将存到永远。
然而,耶稣也在宣告他是与许多人预期不同的君王。征服的君王骑着战马而来,耶稣却骑着一匹驴驹——甚至不是一匹成年的驴!他来不是要与罗马人争战,而是要献上自己的生命。
当人们呼喊“和散那”(“现在拯救吧!”)时,他们承认耶稣是他们的王,尽管许多人低估了他要带来的救恩的广度。然而,他们承认他为王是对的!敬拜的本质就是降服于耶稣,尊他为你的王:让他在你生命的每个领域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柄。真正的敬拜意味着将我们的计划和期望交在他手中,并完全信靠他。
在这个棕枝主日,值得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已尊耶稣为王?
2.真正的敬拜包含接受他的救恩
当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时,全城都轰动了(马太福音21章10节)。这里使用的希腊词是seismos——与“地震”是同一个词。他的到来震动了这座城市。
然而,耶稣没有带领人群前往安东尼堡的罗马驻军处去推翻罗马人,而是带领他们上了圣殿山。在那里,他推翻了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并谴责以色列宗教精英的腐败。
耶稣带来的救恩并不是他们所盼望的。诚然,这是更好的救恩,但许多人当时还未能明白。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神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期望或希望行事。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敬拜意味着凭信心与神同行:相信他的品格、他的应许和他的话语,并接受他对你生命的计划,知道他了解你真正的需要。他既然没有吝惜自己的儿子,反而为你们众人舍了他,就必会叫万事互相效力,使你们得益处,因为你们是蒙召按他旨意而行的人(罗马书8章28节、32节)。
3.真正的敬拜包含顺服他的洁净工作
当耶稣到达圣殿时,他做了一件让聚集在那里的人感到惊讶的事:他推翻桌子,赶出兑换银钱的人,并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马可福音11章17节)
宗教领袖们已将“外邦人院子”变成了市场。在这里,耶稣引用了两段旧约经文。第一段是以赛亚书56章7节,描述了外邦人将来圣殿敬拜主的情景。第二段是耶利米书7章11节,描述了耶利米时代的人们错误地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躲在圣殿中逃避神对他们罪恶的审判。当时的宗教领袖没有用神的爱和真理接触世界,反而将本应欢迎外邦人亲近神的地方变成了一个通过向商人收取费用来中饱私囊的场所。通过洁净圣殿,耶稣宣告他是圣殿的主,并恢复圣殿的真正用途。
在新约中,我们被告知如今我们就是神的殿——无论是作为教会的整体,还是作为有圣灵内住的信徒的个体(哥林多前书6章19节;彼得前书2章5节)。正如耶稣当年洁净圣殿,今日他同样渴望洁净我们,使我们成为他心意中合用的器皿,成就他对我们生命和教会所定的目的。
你的生命中是否有耶稣想要推翻和驱逐的事物——那些无益的、需要被清除的东西?或许是一些罪恶的态度或有害的习惯,他想要从你的生命中洁净。就像当年的宗教领袖一样,我们可能会抗拒他的洁净工作。但当我们顺服他所要做的更新时,就会经历更大的喜乐、自由,并更有效地被他使用。
这个棕枝主日,你将如何回应耶稣?
耶路撒冷的百姓曾用赞美迎接耶稣,但当他不符合他们的期待时,他们的敬拜就变成了拒绝。
你呢?
你是否愿意尊耶稣为王,让他在你生命中掌权?
你是否愿意今天就信靠他,接受他的救恩?
你是否愿意降服于他的洁净工作,允许他除去一切阻碍你活出他丰盛旨意的事物?
真正的敬拜是将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领域都交托给耶稣,相信他的国度、他的救赎和他的洁净工作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本文经翻译而成,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