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刚过不久,这两个星期教会的讲台都在分享关于“主耶稣复活”以及“要有复活的生命”之类的信息。这周听道时,听到讲道人联系到了前一段时间的清明节和复活节,并特别强调“一定不能为已逝的亲人流泪”,理由是这样做是否认了主耶稣复活的大能。讲道人说:“如果你相信主耶稣有复活的能力,虽然亲人已经离世,但他们既然信耶稣,将来必定复活。既然知道他们能复活,现在为什么还要流泪呢?”
我对这样的观点并不赞同,为逝去的亲人流泪就表示不相信主耶稣的大能吗?这其中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意义呢?
这表明了对亲人的想念
虽然相信耶稣的复活大能,但对我来说,每当想起已经离世的爷爷,特别是在压力大的时候,还是会不知不觉地流泪。这种情绪往往来得很突然,自己难以控制。
最近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因为外公最近身体不好,上周更是因为突发脑梗死被送进了ICU。就连医生都说我们很幸运,因为像外公这种情况,通常很难抢救过来,就算救活也多半会瘫痪。我们知道这确实是上帝的恩典,但想到外公今年已经76岁了,心里还是充满了担忧。我常常害怕外公会像爷爷那样突然离开我们。在这样情绪下的流泪,我觉得与否认耶稣复活的能力完全是两回事。
基督徒也是普通的人
基督徒虽然是上帝的儿女,但同时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普通人。既然是普通的人,就自然会有普通人的情感,这是我们需要认识和接纳的。我们固然要渴慕天上的事,但这不意味着就要对地上的人和事置之不理,好像一切和我们没有关系了,甚至要和地上的亲人和情感断绝关系。若为了追求属灵而刻意压抑正常的情感流露,会显得和现实的世界格格不入,失去了“正常人”的温度和真实。
相信主复活的能力不代表就不能想起家人
人是有情感的生命,不是冰冷的机器人。即便一个人对主的复活大能深信不疑,也无法抹去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我们教会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姊妹,自从丈夫离世后,因为对丈夫太过想念,常常以泪洗面。毕竟他们夫妻二人生活了五十多年。他们信仰也很好,常常一起在教会参与侍奉、热心奉献,也很追求,对主的复活有着坚定的信心。然而这份深厚的夫妻之情,岂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对这类情况,教会更应当以温柔的心陪伴、引导,而不是只是用简单地说教去辖制,更不能以简单用“不相信复活的能力”来论断,如此不仅不能安抚他们的情绪,甚至还会使他们的内心更加痛苦和困惑。
为逝去的亲人流泪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必过分劝阻这样的情感流露。作为信徒,我们需要用主的话语温柔引导,帮助他们在哀伤中看见盼望,慢慢走出伤痛,重新积极面对生活。真正地帮助是疏导,而不是强行压抑情感,这样才能真正使人真切感受到主的安慰与恩典。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乡镇教会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