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号入座,按其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按着座位号就位;不过,有时候也会被当成比喻来用,比如把文章中某人物性格、经历与自己比较,以找到类似之处。
在很多基督徒的信仰经历中也喜欢对号入座,其中之一,就是喜欢把圣经中的某个人物的经历、性格等拿出来与自己比较,或者是以自己的性格、经历与圣经的某个人物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自己像谁或谁像自己。
正是因此,我们在肢体中间常常会听说“某个人的经历、性格如同圣经中某个人的经历、性格一样”等之类的话。其实,如此说法,以及喜欢与圣经中人物对号入座,加以比较的做法,有好有坏,关键是要把握得当,不然的话,容易陷入极端中去。为什么如此说呢?
从积极的角度来说,两者之间加以比较,可以使人知长短,以发扬好处,改正短处。如发现自己如同多马一样,生性多疑。这个时候若是学习多马,愿意坦诚把问题带到耶稣面前,从耶稣那里寻求答案,必定是好事;而不至于一味地怀疑下去,以至于走到置真理不顾的地步。
从消极的角度来说,若是一个人完全对号入座,认为自己就如同圣经的某个人物一样,不仅有着同样的性格,也有着同样的人生经历。那么,接下来会怎样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照搬照做,复刻别人的人生路径就可以了。
日光之下无新事,这样的人还真有。比如,有一位弟兄早年外出打工,脱离了故乡,来到陌生之地。此点与亚伯拉罕有点相似,因为亚伯拉罕也是举家迁往陌生之地,所以就天真以为自己的人生会如同亚伯拉罕的人生一样。
怎么一样呢?就是认为亚伯拉罕所走过的路,他自己也要走;亚伯拉罕所经历的,他也会经历。如此一来,这位弟兄不仅把过往的经历与亚伯拉罕的经历对号入座,还把未来也对号入座了。
显然,这位弟兄的想法过于极端了,在用“投射法”来看待自己与圣经某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以为自己的人生道路与某个圣经人物的人生道路如出一辙。但,这可能吗?根本不可能,即便自己一厢情愿,神也不愿意。
我们透过圣经的教导可以发现出来,虽然人类都是由同一位上帝所造,虽然人们看起来似乎没有差异,但神却通过圣经明确的告诉人类:“他从一本造出万族来,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17:18)
而且,圣经还说,“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着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弗4:7)单从这些有限的经文就可以看出来,人之所以能够来到人世间、人何时离开人世、人所要做的事,以及人的能力如何,等等,其实都是来自于神的安排,而且还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世界虽然广大,但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人生路径。所以,一个人即便是与圣经中的某个人物性格、经历有相似吻合的地方,那也不会完全的相似吻合;简而言之,就是点上可能有相似与吻合之处,但面上不可能完全相似吻合,因为神对人的创造是独一无二的,托付也是独一无二。
当然,这也不是说就不能对号入座,而是说要适可而止,要用的合宜,而不是把自己看成模具一样。比如,若是认为自己性格与圣经中某位人物相似,那么可以从其身上举一反三,好的学习,不好的也可以鉴戒;但是,若完全对号入座,以为自己就是第二个“他”的话,那显然是进入极端中去了。
说白了,有些肢体们之所以出现这种极端的认识,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准确把握好神的旨意,不知道神对人的旨意如何。若是一个人明知道神的所造都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人类;也知道人在神的眼中是瞳仁,有着完全不同的使命与托付,那么也不至于以为自己与别人一样,更不至于完全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
其次,也在于人的解经出现了问题。虽然圣经是神赐予每个人的,神也赐人能力能以明白圣经,但人若不善于运用神所赐予的智慧与方式方法的话,也照样会出现问题,就如同以“投射”的眼光去解经一样,以为圣经中的某个人就是自己,这显然是把别人完全投射到自己身上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