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真的有用吗?

作者: 恩歌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5-14 16:58:34
分享与播放
祷告

“祷告真的有用吗?”“祷告能改变事情吗?”这是一个许多基督徒在信仰旅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有时,我们在艰难中迫切呼求神,却看不到明显的回应;另一些时候,我们还未开口,事情似乎已经朝着我们所渴望的方向发展。这种种经历,使人不禁怀疑:祷告真的有用吗?它究竟改变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首先要澄清“事情”指的是什么。如果“事情”是指神在他那秘密且主权的计划中,永恒所预定的生命进程与世界运行的根本秩序,那么答案应该是:“不,祷告并不会改变这些事情。”圣经明确告诉我们,神从亘古就有计划,他所定的旨意必然成就:“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我一切所喜悦的,我必成就。’”(以赛亚书46:10)

如果我们以为祷告可以让神收回他永恒所定的计划,或者迫使他改变他所喜悦的旨意,那就误解了祷告,也误解了神。神不是受人操控的偶像,也不是只会回应人类“需求”的神圣机器。他是创造万有、掌管历史的主宰,他的旨意高过我们的旨意,他的道路远超过我们的道路。

但这并不意味着祷告毫无意义,反而相反,祷告是神救赎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祷告不是挑战神的主权,而是参与神的主权。我们必须明白:祷告本身,就是神所预定的万事之一。也就是说,当神在永恒中定意成就某些事时,他也可能定意通过人的祷告来成就这事。

这意味着,我们的祷告并非在与神的旨意对抗,而是在他的旨意之中,与他同工。我们祷告,不是为了让神改变主意,而是为了在祷告中,活出顺服与信心,让神借着我们实现他那美善的旨意。

我们不能根据对神隐秘旨意的揣测,来决定自己是否祷告。相反,我们应当根据神在圣经中清楚启示的道德旨意来祷告。圣经告诉我们:“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腓4:6)这是对每一个信徒的命令,而非建议。

从人类的角度看,祷告确实“改变事情”。因为圣经也告诉我们:“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雅4:2)这节经文提醒我们,有些祝福,是神愿意赐下的,但他设定的条件是——我们要向他求。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祷告,就有可能失去那些原本本可以属于我们的恩典。 

祷告并不是改变神,而是改变我们

神乐意将某些祝福“悬挂”在他子民的祷告之上。这并不是因为神不愿意主动施恩,而是因为他愿意我们在与他的关系中,成长、信靠、经历他的信实。因此,祷告并不是改变神,而是改变我们,使我们愿意并能够领受他早已预备好的恩典。

这也解释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圣经说我们的年日都写在神的册上,我们不会早死也不会晚死一秒(诗139:16,伯14:5);但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例证表明,人的祷告似乎延长了生命,比如希西家王因着祷告多活了十五年(赛38章)。难道神改变了他的主意?其实更合理的理解是:神在永恒中就已经预定了他会因希西家的祷告而赐他延寿。祷告不是改变了神的计划,而是成为他计划中成就此事的工具和方式。

我们可以从历史和圣经中找到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说,当以色列人因拜偶像而被掳到巴比伦,神已经通过先知耶利米预言,他们将在七十年后归回(耶29:10)。这是神的主权计划,时间早已定下。但让人惊讶的是,在预定时间临近时,先知但以理并没有因知道神的计划而无动于衷,反而禁食、披麻蒙灰地恳切祷告,求神成就他所应许的(但9章)。这告诉我们,即使神已经决定要做某事,他仍然喜悦人用祷告参与他旨意的执行。

再比如,19世纪英国的乔治·穆勒,他一生凭信心经营孤儿院,从不主动向人募款,而是每天祷告,将一切需要告诉神。一次,在孤儿们早上聚集准备吃饭时,厨房里却一无所有。穆勒却平静地带领孩子们谢饭。就在这时,面包师和送牛奶的人不约而同地敲门,说他们“临时决定”送来多余的食物。这些祷告看似“改变了”当下的情况,实际上是在成就神早已安排的慈爱供应。穆勒的祷告成为神计划中不可缺的一环。

还有1904年威尔士大复兴的爆发,也是从信徒们默默的祷告开始。神在永恒中早已计划要复兴这个国家,但他并没有直接跳过人的祷告与回应,而是唤起青年人昼夜呼求,许多人在圣灵的感动下跪在地上流泪认罪,牧师讲道时根本来不及讲完,听众就开始痛悔归向神。复兴,是神预定的“事情”,但也是神借着祷告来临到的“回应”。

我们甚至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看到类似的图景。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归信,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他流泪祷告;当他终于在中年悔改归主时,人们会说:“她的祷告改变了他的命运。”但从属灵的角度看,更贴切的说法应是:神在永恒中已经拣选了这个人,也安排了那位母亲作为属灵器皿,用不止息的祷告成为救恩得以实现的通道。

因此,祷告不是让神“转变主意”,而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是他喜悦使用的方式。也许我们可以说:“祷告促成了事情的发生”,“祷告促使事情实现”,甚至“祷告配合神的主权来成就他的旨意”。虽然这些表述语义上略显生硬,却更加贴近真理的核心。祷告不是在神计划之外的“变量”,而是在神计划之内被安排好的“常量”。 

祷告是神赐给我们的特权 

或许,有人仍然无法满足于这样的答案。我们渴望在逻辑上完全调和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预定与自由、祷告与成就之间的关系。可是,这正是信仰的奥秘。我们必须承认:即便我们穷尽神学智慧,也无法用人的语言完美解释这两方面的真理。正如三位一体、基督的神人二性、救恩的恩典与人的回应一样,这些都是圣经中并存的真理,我们必须谦卑地接受,而非狂妄地求全。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坚定地承认:神对万事拥有绝对主权,他的旨意必定成就;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坚定地实践祷告,因为神命令我们祷告,也乐意借着祷告施恩。我们不能因为不懂全部,就停下祷告;也不能因为相信神的主权,就放弃人的责任。

祷告既是信心的表现,也是顺服的行动;既是与神交通的通道,也是我们参与神国度计划的方式。我们祷告,不是为了改变神的心,而是为了被神改变,并成为他旨意成就的器皿。

所以,祷告到底能不能改变事情?如果你问的是神永恒主权中已经确定的“终极结局”,那么答案是“不能”;但如果你问的是,我们是否能通过祷告经历神的作为、见证祂的改变、成为祂工作的参与者,那么答案则是“能,而且必须如此”。因为祷告,正是神赐给我们在信仰中与祂同行、同工的荣耀特权。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