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黑锅的家,但有裂天的光

作者: 思想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8-18 15:15:21
分享与播放

一、开篇:没有不黑锅的家

每次去医院探访或家访时,我总会带着两样东西:一包纸巾和一本记事本。纸巾不是为自己擦泪,而是预备给那些边说边哭的肢体;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着:

• 张姊妹下岗半年,面试十次被拒,仍坚持每周来教会做清洁

• 李弟兄的父亲癌症晚期,却每天推着轮椅陪父亲读一节诗篇

• 陈执事的儿子沉迷游戏,他跪在书房地上为孩子流泪祷告到凌晨

这些场景让我深刻意识到:基督徒的苦难从不是“例外”,而是“常态”。就像我们去探访时看到的——你羡慕王长老讲道有力量,却不知道他女儿抑郁症三年,他总在讲道前躲在洗手间深呼吸; 你觉得林传道家庭幸福,其实他妻子类风湿痛得整夜睡不着,却坚持每天为他按摩到天亮。

但最震撼我的,是这些肢体脸上共同的神情:当张姊妹擦干眼泪说:“至少还能来教会扫地”时;当李弟兄推着轮椅里的父亲唱“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时;当陈执事捧着孩子送的自制贺卡露出笑容时。他们眼中有光——不是没有痛苦的光,而是因着有神而坚定的光。

这让我重新思考:基督徒在苦难中的得胜,究竟体现在哪里?

二、苦难的真相:不是审判,而是共担

很多人陷入两个误区:

1. 自责陷阱:“肯定是我犯罪招来惩罚!”(探访实例:去年探访刘姊妹,她因丈夫出轨自责“肯定是我不够温柔”,直到发现丈夫早在婚前就有不良记录)

2. 定罪他人:“他们遭遇不幸是因为不虔诚!”(圣经反例:约伯记1章明确记载“完全正直,敬畏神”的约伯,却一日之间失去所有)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苦难: 在这个堕落的世界,雨水既浇灌义人的田地,也淋湿恶人的屋顶(马太福音5:45); 疾病、失业、家庭矛盾……更多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生存现实。 基督徒的特别之处,不在于“没有苦难”,而在于“苦难中有神同在”。

就像探访时看到的对比:

非信徒面对苦难          基督徒面对苦难

抱怨“为什么是我”       祷告“主啊,求祢教我”

独自承受痛苦             在小组中彼此扶持

绝望中放弃                 信仰中得着力量

三、掌权者的应许:风暴中的定海神针

最震撼的安慰不是苦难消失,而是发现神仍在宝座上!

祂看见(出埃及记3:7):神对摩西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每次探访离开时,肢体握着我的手说“谢谢来看我”,我都会想:我们这点陪伴算什么?神早就在永恒中看见了他们的眼泪。

祂掌管(诗篇103:19):就像轮船经历风浪时,乘客惊慌失措,船长却镇定自若——因为他了解船的极限,更知道如何穿越风暴。连你的头发都被神数过(路加福音12:7),祂岂不更早已掌握你人生的每一条航线?

祂转化(罗马书8:28):约瑟被卖为奴时绝望呐喊:“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创世记50:20)神最擅长的,是把魔鬼扔来的“毒镖”变成救人的“解药”!

四、在苦难中活出得胜的3个秘诀

邀请你轻抚胸口,感受心跳声。“这跳动的心,既经历过欢笑,也承载过泪水。但基督徒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能在痛楚中触摸到神掌权的脉搏。”以下三个秘诀,是无数肢体用生命验证的得胜之道:

秘诀1:切换视角——从“为什么是我”“到"要我学什么”

当周弟兄遭遇车祸截肢时,他曾在病房里反复问:“主啊,我到底做错了什么?”直到某天,他听到隔壁床病友因无人照顾而绝望哭泣。

“那一刻,神让我看见:我的伤痛不是终点,而是成为他人安慰的起点。”现在,他用义肢在教会做迎宾,常对新来的肢体说:“我失去的只是一条腿,但得到的却是整个天国的温暖。”苦难剥去我们对神的抽象认知,迫使我们真实遇见祂。

(实践行动)

1. 准备“问题日记本”,每次抱怨前先写:“这件事可能要我学习——

2. 每周与一位遭遇类似困境的肢体交流,记录对方的生命闪光点。

秘诀2:建立感恩清单——从“聚焦缺失”到“看见拥有”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发现:每天记录3件感恩事的人,21天后焦虑指数下降37%,幸福感提升29%。

教会中的真实案例:

• 患癌的赵姊妹每天记录:今天还能自己煮饭;护士说话很温柔;阳光照在病床上很温暖。

• 失业半年的陈弟兄记录:妻子做的早餐很好吃;可以陪女儿做作业;教会送来米面油。

秘诀3:成为祝福管道——从“被动承受”到“主动传递”

单亲妈妈林姊妹为孩子学费发愁时,小组弟兄姊妹主动凑钱; 当她自责"不是好妈妈"时,大家分享各自的失败经历。现在她成为小组最积极的探访者,常说:“我尝过被帮助的甜,现在要成为甜味”,更奇妙的是,她探访的养老院中,有位老人因她的陪伴决定受洗。

五、结语:得胜者的勋章不是完美,而是伤痕

我们生命中的伤痕,都是神亲手刻下的得胜印记。当约瑟站在法老面前时,他没有隐藏被卖的伤疤,而是说:“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创世记50:20)当保罗谈论“刺”时,他没有祈求移除,而是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12:9)弟兄姊妹,让我们带着伤疤飞翔——因为那正是主耶稣复活后,手上依然留着的钉痕!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