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德·克罗宁(Chad Cronin)拥有逾二十年事工经验,曾牧养过不同规模的教会。他在今年七月发表于“教会答案”(Church Answers)博客的一篇文章中,深入探讨了教会该如何构建友好的义工文化。他指出,尽管教会领导层都深知义工是无价之宝,事工一旦离开义工便难以为继,但“义工荒”却依然普遍。为此,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三种具体方法,以帮助教会培养更具吸引力、也更有效的义工文化。
常常赞赏你的义工
每个人都希望被看见、被重视、被欣赏。当义工知道他们举足轻重时,他们不仅更有可能持续参与,也更有可能邀请他人加入。
以下是一些赞赏义工的实用方法:
在服事前的短会或祷告时间中,点名表扬一位你看到的、活出了教会价值的义工。
举办年终义工庆祝活动,重点放在趣味性和团队建设,而不仅仅是培训。
在周末的主日崇拜中,在台上公开认可义工。分享他们的照片、访谈或简短的见证,讲述他们为何参与服事的故事,继而向会众发出加入服事团队的邀请。
一张简单的手写感谢卡,附上一张咖啡礼品卡,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小的举动往往能带来超乎我们想象的效果。
在人们准备好时,随时准备好接纳他们
我们需要按照人们的时间表来与他们互动,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举办大型活动来吸引义工固然很好,但我们也需要一套能适应他们时间安排的体系。
思考以下几个关于“准备就绪”的问题:
我们的义工上岗流程清晰吗?人们能轻易找到参与途径吗?无论是座位卡、大堂的二维码,还是网站上的链接,都要明确下一步该怎么做。
我们对义工是否慷慨大度?我曾听一位牧师说:“服事不是无期徒刑,而是一个季节。”要帮助人们找到合适的岗位,即使这意味着他们需要离开你的事工领域去往另一个。
我们是否允许探索的空间?人们在承诺参与之前,可能希望了解更多信息。在将他们纳入团队之前,提供跟岗观摩、提问以及非正式交流的机会。
加快跟进速度
当有人勇敢地迈出一步说“我有兴趣”时,我们需要迅速回应。每过一天,他们热情消退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分。
有哪些方法可以加强跟进?
建立一个清晰的系统并标准化流程。从有人表示兴趣的那一刻起,会发生什么?谁负责跟进,并为潜在义工明确下一步?我们是否有步骤清单来确保这个过程尽可能清晰?
明确责任。流程中的每一步由谁负责?善用你已有的工具,比如你是否在使用教会管理软件或其他系统来追踪跟进情况?多久查看一次响应时间?
最令人气馁的莫过于:你向人展示了服事的异象,对方深受感动并留下了联系方式,结果几周后你却听到那人说:“我曾尝试参与服事,但没人联系我。我想你们不需要我吧。”
设立高标准的期望
我们该如何持续地向会众传递这样的异象:加入义工团队是灵命成长至关重要的一步?服事教会不仅有益处;它更是门徒训练旅程中关键的一环,并且应当成为每一位以教会为家之人的明确期望。当我们呈现一个引人入胜的异象时,我们就是在装备人,使他们能活出《加拉太书》6章10节的教导:“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
以下是一些设立高标准期望的实用方法:
帮助个人在教会群体中认识并运用他们独特的恩赐。网上有许多免费的属灵恩赐评估工具。将这些评估结果与全面的义工机会清单相结合,能帮助人们找到最能发挥其作用、最有效服事的岗位。
强调个人加入义工团队,是如何直接促成他人生命转变的经历的。分享那些不仅展现同工或教会项目工作,也展现义工如何在他人信心旅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故事。我们希望他们能明白,如果他们不参与服事,我们就像在打一场没有派出完整球队的比赛。这将导致我们事工策略和效果的缺口。在教会的语境下,这是全员参与的情景,不能仅仅委派给“专业人士”。
将服事整合为门徒训练路径的基本组成部分。为期10周的“根基体验”(作者所使用的)就有效地示范了这一点,它强调在地方教会中服事,是与祷告、每日灵修、慷慨奉献和敬拜同等关键的门徒操练。加入义工团队是每个参与“根基”课程的人都被期望完成的步骤之一。
这些只是一些起点,可以帮助你的教会变得更善待义工。一个很好的下一步是什么?与你的团队进行一次快速审核。扪心自问:如果我是新来的,我要参与服事会有多容易?
请记住,我们的义工是门徒,是执事,也是为我们教会塑造文化的人。让我们尊重他们的时间,善用他们的恩赐,并建立这样的教会:在那里,服事既是易于参与的,也是充满成就感的。
本文经翻译而成,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