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应该如何对待离开又回来的肢体?

作者: 穆熙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1-08 14:48:40
分享与播放
配图

有一位姊妹是第三代基督徒,从小就跟随家人信主,长大之后也常来教会聚会;自从受洗之后,更是热心,不仅参与聚会,而且也比较热心于追求,教会中举办的查经聚会、门徒训练班等也常有她的身影。

由于姊妹年轻、有学问、且是少有的本地信徒之一,又有热心,所以自然受到教会同工的关心,不仅安排姊妹参加了青年团契的服侍,也安排姊妹参与教会档案管理、教会多媒体等事工部门的服侍。

如若按此情况来看的话,假以时日,姊妹成为教会骨干同工不是不可能。可是遗憾的是,姊妹的服侍并没有预期般的长远与发展,而是犹如一条线段一样,没有服侍多久就停止了 ;不仅停止了服侍,而且就连聚会都停止了;并且,一停就是三年时间。

这的确有些超乎人的预料,那姊妹又是为何停止聚会与服侍的呢?按照姊妹后来的说法,主要是出于三个原因:一个是自身的工作比较忙,常常早出晚归,而且工作压力大;所以若是加上服侍的话,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

此外,在服侍与学习中也遇到了难处。难处之一是在服侍上受到了别人的否定。据姊妹说,她们同工团队按照有关标准整理了档案,但却被新进入的主管同工否定得几乎一无是处,这令她很伤心。

难处之二是在学习中受到了一些肢体的嘲讽。据说在门徒培训的时候,她因为有一处经文没有背出来,就被肢体说是枉费了青春、大学也白读了。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意,或许说的人并没有什么刻意的嘲讽、瞧不起,但听者却认真起来,心里面很难受,无法消化掉,便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心。

正是因为以上三个原因的叠加,促使姊妹放弃了服侍,甚至停止了聚会。如此一停,就是三年之久。然而,人的外在停止,并不代表内在就不在信靠上帝以及失去了服侍的心;同时人的软弱,也并不代表上帝就不再爱他了。

三年之后,姊妹又自己重新回到了教会,回到了心心念念的上帝的怀抱之中。当然,这也给她带来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离开了三年之久,又回来,可以被接纳吗?这样的问题被带到面前,我们该如何回答与劝勉呢?

首先应该是给予肯定的答案。对于教会而言,其大门是敞开的,欢迎任何一个人来到教会中去敬拜上帝,这是福音为万人的外在表现之一。对于上帝而言,其实一个人回到上帝的怀抱之中,自然是一件好事,这不单包括那些不信的人回到上帝的怀抱之中,其实也包括那些离开又重新回到上帝怀抱中的肢体们。

与此同时,也应该给予否定的答案。为什么呢?因为姊妹是一名服侍人员,教会及福音的大门是不设限制的,乃是为万人敞开,但服侍却不是如此,乃是要有一定的条件。对于那位姊妹来说,放弃服侍显得过于随便,而若是教会在其回来之后又马上安排的话,也会显得过于随便,而是要观察跟进一段时间。

然后,应该在接纳的同时也引领姊妹进行反思。反思什么呢?要反思信仰根基如何?信仰根基建立在什么之上,若不是沙土之上,又为何因为一些困难而不声不响停止了聚会与服侍,这明显是幼稚生命的表现。此外,也要反思服侍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若是因为别人一点过分言语就放弃的话,显然以后还会有放弃的时候,因为服侍的基础放在了错误的位置上。

此外,教会也可以就此进行反思。从姊妹放弃聚会与服侍的事件中,其实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教会在选材用人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会因为人才的缺乏,可能就会不加以考究,只要遇到以为合适的人就会使用。再比如教会可能对同工缺乏一定的关心,只会一味的使用,却不予以关心,同工们遇到难题了都不知道。

这些问题就给教会敲了警钟,就是用人切勿盲目,也不能拔苗助长,而是要学会选人用人、遵循一定的成长规律,要使用可以使用的人,不合适的人暂且可以放一放,而不是盲目的就予以使用。

同时,对于已经使用的同工们,教会也要给予一定且持续的关心,切勿只想着让人付出与服侍,而不反过来给予同工们一定的关心;其实同工们也不是铁打的,乃是肉做的,有七情六欲,也有灰心与软弱的时候,所以关心了解必不可少。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