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名信徒

作者: 玛利亚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9-10 14:28:31
分享与播放

这几年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做信徒要有做信徒的觉悟和素质。这些素质体现在日常与牧者、其他信徒的交往中,需要认识到以下内容。

一、与牧者的交往

1.牧者不是保姆

作为信徒,要明白牧者的核心职责是属灵引导,而不是保姆,不能把自己家里的大事小情,无关信仰之事,都推给牧者解决。因为牧者的精力有限,需要专注于信徒的属灵牧养工作。

2.异性信徒与牧者应保持距离

异性信徒可以找牧者给自己答疑解惑,但要保持好应该有的距离,即“亲而不近。从信仰实践来看,天主教的牧人保持独身,基督新教的牧者往往是拥有自己的家庭。若是异性信徒跟牧者走的太近,交往过密,对牧者来说可能构成修行上的一种诱惑,不利于牧者属灵追求。对于有家庭的牧者,异性信徒跟牧者走的太近了,容易引发他人误解,甚至影响牧者的家庭关系,最终损害教会的见证。

3.不带牧者参与不利于其健康的活动

有些经济条件好的信徒,或许是出于好心,会带着牧者参加一些聚餐等社交活动,甚至在聚会过程中劝说牧者喝酒。这种行为应该避免,因为聚餐上的喝酒及某些高热量食物等,长期来看不利于牧者的身体健康。

4.不迟到不早退

参与教会活动,信徒要严格遵守时间我曾见过某教堂,牧者经常提醒信徒不能迟到不能早退,经常强调这种事情,意味着需要占用牧者更多的时间,可能会耽误了准备讲章内容的时间。

二、与其他信徒的交往

1.不可随便开玩笑

信徒与信徒之间应秉持严肃、真诚的态度,不可以随便开玩笑。切勿认为开玩笑只是小事,事实上,玩笑的影响可能远超预期:开玩笑过分了,不仅伤害彼此感情,严重时甚至有可能矛盾计划引发极端事件(如命案)。信徒与信徒交往过程中,玩笑接受程度不同,要适可而止。

2.与异性信徒交往

与异性信徒交往时,需要保持距离,不越界,不做有可能造成误会的行为。即使自己和对方都独身状态,也应该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就信仰层面的心得进行交流,也可以交流读书心得体会,但不可以有超越普通信徒关系的亲密举动,这是自我约束和对自身灵性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对方信仰和人格的尊重。

3.与同性信徒

与同性信徒交往,更需要注意保持距离,不要以为同性之间就无需注意保持距离。在这里,我提一下基层农村教会的情况,尤其是某些农村女性信徒自认为是“开玩笑”,对其他女性信徒说不当言语,甚至做出触摸对方隐私部位的行为。这种行为并非开玩笑而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男性与男性信徒交往时,亦应该注意保持合适的距离。

4.不随便找人借钱或者借给别人钱

这些年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说白了就是钱不好挣了。面对其他信友借钱的时候,最好仔细分辨具体情况。如果是对方因车祸等意外事故急需用钱,且有明确的保险公司赔偿保障,可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借给对方一部分。其他情况,一律免谈。同时信徒应培养自己良好的消费习惯,不提前消费,尽量不去找别人借钱。如果自身遭遇车祸等意外事故,如实说明情况的前提下,向教会或其他信徒寻求合理帮助是可以的。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河北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