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弟兄酷爱旅游,而每到一地都会去当地教堂敬拜,无论是国内北上广等地的大教堂,还是意法德等国的教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因此就有姐妹说,这位弟兄肯定非常属灵,去了那么多教堂,信仰层次肯定更高。
可有些肢体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这位肢体是去过很多教堂,但也不能说他去过更多教堂就一定比别人属灵。真正的信仰乃是生命的流露,而非只是一些特定的形式。
事实上这种看法在教会历史上早已有之,在中世纪中后期,随着克吕尼修道院改革的推进,欧洲许多信徒的宗教热忱与灵性生命得到提升,西欧与南欧地区逐渐笼罩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之下。再加上当时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也相对于中世纪前期稳定,因此朝圣热就在欧洲兴起。他们前往教会认可的圣地,诸如罗马、圣地亚哥(西班牙)等地。尤其在十字军建立耶路撒冷王国之后,前往圣地的朝圣者更是络绎不绝,形成一股持续的宗教风潮。
虽然朝圣活动在欧洲兴起,但漫长的旅途以及不菲的花销,也让很多弟兄姐妹难以负担,真正能去圣地朝圣的,仍是社会的少数人。因此在欧洲的一些乡镇中,就对朝圣者十分崇敬。比如不少教会档案都记在,某某乡镇的某某人从耶路撒冷回来了,男女老少都会集聚在一起,欢迎他的凯旋,并认为其去过圣地,身上一定沾染了“某些福气”。
但朝圣活动也造成了一些问题的出现,有些人错把朝圣视为赦罪的方式,并以为就此可以高人一等,于是朝圣成了他们信仰的一种形式以及炫耀的资本,这就导致朝圣群体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比如有些朝圣路上,酒店繁荣的同时,妓院也相应而生,足见有些朝圣者的信仰光景了。
因此教会内一些有识之士就站了出来,批判这种错误的朝圣观念,认为没有真正的信仰,去了再多圣地也没用。比如一位当时的主教就指出,通往天国的路并非来自脚下,而是基督徒的美德。认为只有心灵与诚实的信仰,才是真正的朝圣。即使你没去圣地,但只要有爱主的心,上主就与你同在。
由此可见,基督徒不是去了更多教堂就一定更为属灵,而要看他是否有真正的信望爱品德。当然我们去各地教堂,了解当地的教会文化,看到上主的脚踪,无疑是件美事,可以让我们更深地了解信仰,丰富我们的见识,提升我们的生命。
只是要注意的是,我们无论到哪都要有爱主的心,而不是仅仅为了打卡去教堂,而心灵却没有被触动。这样与我们去其他地方旅游、参观就没太大区别了。此外也要警惕因为去过圣地或很多教堂,就有了高人一等的心态,这是不蒙上主喜悦的行为,也无法真正造就弟兄姐妹。总之每到一地去教堂是美事,但需要摆正好心态,持守谦卑爱主爱弟兄姐妹的美德。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