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要有生命

作者: 毋忠毅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3-12 07:33:51
分享与播放

传道人所宣讲的道是确实的喜讯,是圣言在他身上成为血肉之后流溢出来的佳音,是福音在教会团体中活生生的见证。靠着圣灵,通过聆听者虔诚地聆听,他所宣讲的道,进入人心,成为改造人心的、生活的主圣言,达成主的真道成为血肉的目的。所以说,传道人应该是基督福音成为血肉的器皿。

为什么有的传道人讲道特别受欢迎?有的信徒甚至不惜辗转倒乘几次公交车,跨越大半个城市的距离,只为到他所在的教堂去聆听他的讲道?为什么有的传道人讲道的录音会被广泛流传、大家喜闻乐见?仅仅是因为他的口才好吗?是因为他能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吗?是因为他善于讲故事、能用生动的情节吸引人吗?其实不仅仅是这样。

真正的原因在于,“义人所结的果子就是生命树,有智慧的必能得人”,他们的讲道是有生命的。而有生命的讲道是因为他们的讲道中有真理、见证,真的“有道”,这就必能得人。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感受去诠释信仰,用自己在信仰道路上的点点滴滴去感染信徒。这些见证并非空洞的言辞,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验。当讲道人分享自己和肢体如何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如何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如何在挫折中重新站起来、如何持守信仰、痴心不改时,这些真实的见证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会众的心灵。

我曾经听过一位教会的负责人说到他的教堂里传道人不少,但是真正有见证、有生命的传道人太少了。是的,我们的各级教会里面毕业的神学生不少、传道人也不少,有的传道人一个月只能轮到一次讲道的机会,其余的时间就是做些其他的工作。人是不少,但是真正有见证、有生命的传道人确确实实是凤毛麟角。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有的人的讲道可以领受的不多,这也是部分教会信徒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见证的讲道自然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它绝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把神学知识讲得晦涩难懂、玄而又玄,让人摸不着头脑。相反,它是一种生命的传递,是从讲道人的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真挚情感和深刻体验。

讲道人生命中所能够投射出来的影响力,绝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也不是靠夸张的情感宣泄来打动人心,更不是靠空洞的口号来吸引信众,而是靠着主耶稣所说的“我就是生命的粮”。这种灵粮和影响力,是实实在在的,是经过岁月沉淀和生命磨砺后的自然流露。

我曾经接触过两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教堂恢复聚会的第一批传道人。他们牧会几十年,现在已经80多岁了。即使这样,他们偶尔到教会去讲道也非常受欢迎,信徒们特别是老信徒们,一听说他们俩在讲道,就都非常热情地积极地去教会听道。为什么?他们真的不是神学院毕业,只不过是在当初受过短期的培训,他们也不是什么大学以上的文化程度,更没有牧师之类的圣职。但是他们受欢迎。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几十年的服侍主、传福音的过程当中,沉淀、积累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的磨砺,他们的讲道里面既有神学,又有见证,既有信仰真理,又有“接地气”的话语,他们知道和了解那些平信徒的需求,应该讲些什么。他们的讲道是有的放矢、切合实际,有很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源于他们在基督里几十年的成长,他们在信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总结,所以讲道的生命力非常强,非常吸引人。

也不是说传道人非要“熬炼”到七、八十岁了才有讲道的生命、才有活力。不是的。经验、经历固然重要,这是神赐的宝贵财富。但不可忘记“年轻有为”啊。使徒保罗对年轻的提摩太说:“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这点很重要。在教会中总有一些人会根据外貌判断人,甚至会轻看那些他们以为比较没有经验的传道人,因此身为神的仆人,总得在言行上特别小心留意,自己活出在基督里的生命,才能用生命影响生命。基督徒生命的成熟程度,表现于相称的行事为人上;任何不合宜的行事为人,必然会招致别人轻看其生命幼稚。就如同有的人信主几十年了,还是处于“长不大”的“婴儿”阶段。我们的圣教会许多年轻的主仆,有异象、有热心、有学问,但是在言语上却不小心,结果自己所建立的工作,又给自己所说的话拆毁了,何等可惜。一般情况下传道人理应比一般平信徒较有才干的人,因为现在的年轻传道人基本都是神学院毕业的,而且有的甚至是研究生毕业。但有才干的人却不能单单倚靠自己的能力,而少信靠神;作主的工,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主的灵方能成事,这样才有生命。从对独一真神上帝的初信到深刻的理解,从对上帝的敬畏到全身心的投入,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可能是长期的,但是更有可能是短期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的传道人,他特别有生命力,讲道也特别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在基督的爱中学会了包容,在基督的教导中学会了谦卑,在基督的榜样中学会了坚韧,在牧养中逐步学会了理解,每一次的灵修、每一次的祷告、每一次的团契、每一次的讲道都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印记,使他们的心灵更加纯净,使他们的信仰更加坚定。

讲道的生命源于圣灵的带领、源于圣经的真理,是恩赐、是恩典,是传道人在牧会、学习和生活的点滴中所经历的生命的熬炼与改变。或许是一次重病的折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上帝的恩典;或许是一次教会的变故,让他们学会在痛苦中寻找力量;或许是一次事业的失败,让他们明白成功与失败皆是上帝的恩赐。每一次的熬炼,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的改变,都是一次生命的升华。他们在这些经历中不断反思、不断成长,最终将这些深刻的生命体验融入到讲道之中。

因此,当传道人站在讲台上时,他们所传递的不仅仅是文字和语言,更是来自于信仰的活水源泉的生命。所以,讲章不可以因为自己的“懒教”,完全用AI来写。他们的讲道如同一条清澈的溪流,从他们的心灵深处流淌出来,滋润着信众的心田。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告诉人们,信仰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真实可感的力量;信仰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而是用来生活的指南;信仰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而是面对生活的勇气;信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讲道有生命的传道人或许曾经迷失方向,但在信仰中找到了指引;或许曾经遭遇挫折,但在信仰中获得了力量;或许曾经陷入困境,但在信仰中看到了希望。这些经历如同熔炉,淬炼出他们坚韧不拔的品格,也赋予了他们的讲道深刻而真实的力量。若不经历生命的翻转,不经历从黑暗到光明、从软弱到刚强的转变,就难以有这样感人的生命之道。主耶稣基督告诉我们:“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我认识一位四十几岁的牧师,他的讲道在本市、本省乃至全国都有名,为什么?他的生命里经历了很多,更是充满了圣灵。他大学毕业后去读神学,曾经遭到有的同学的嘲笑,说他精神有问题;他在牧会当中受到排挤,甚至是打压,然而“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若不经历生命的翻转,就难以有感人的生命之道。因为真正的讲道并非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或理论的阐述,而是讲道人生命的真实写照。有些讲道人,他们未曾开口就已经让人肃然起敬。这种威严和敬意并非来自他们的地位或头衔,而是他们品行的魅力所带来的果效。一个在教会服侍多年的牧师,不拿一分钱的工资、不使用教堂的公车,可以说是手洁心清,这样的传道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见证:他们以诚实、谦卑、爱心和坚韧的品格,展现出信仰的力量。他们的言行一致,让每一个接触他们的人都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真诚和对信仰的执着。这种品行的魅力如同一盏明灯,在黑暗中照亮他人,让人们在无形中被吸引、被感染,从而对他们充满敬意。

当然我们不是说要传道人做工不要工价,以福音养生是正常的。

曾经有一位台湾的老传道人、老牧师,晚年之后因为患病做了一条腿截肢手术,但是他仍然继续坚持为主传福音,写作了几本福音灵修书籍,坚持牧养会众。当他每次坐着轮椅出现在讲台上的时候,底下的会众送给他热烈的掌声,把荣耀归给神,也对他表示敬意。讲道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篇优美的讲章,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真理的生动记录。当他们真正将信仰融入生活,用言行一致的方式去诠释真理时,他们的讲道才会拥有服人的感化力。正是这种真实、这种深度、这种力量,让他们的讲道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让他们的生命成为上帝爱的见证,也让他们的影响力在无声中穿透人心,触动灵魂。

那么有的传道人会说,我也没有这么多的经历、没有那么多的环境啊,那怎么我的讲道难道就不能有生命力了吗?不是的,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同样的遭遇的。我们这里强调传道人的讲道要有生命,是因为也有的讲道人不仅自己做的不好,而且有负面的影;知识不更新、平日不进取,会让人昏昏欲睡、味同嚼蜡,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口才不好、他们不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预备自己,不把讲道“当回事”、不把服侍“当回事”。讲道不仅仅是对信徒的责任,更是对讲道人自身的一种修炼。如果讲道人没有在心灵深处与上帝对话、没有与主基督连接、没有圣灵的充满、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真理,那么他们的讲道就会变得空洞无力,而且没有人信啊。他们可能会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甚至会见一些类似小品的所谓见证,还有婆婆妈妈的家长里短,也许会有人欣赏,但属灵的信徒却能感受到其中的虚伪和做作。这样的讲道,没有“道”,不仅会让听的人感到乏味,更是一种对自己生命的亏损、对自己圣职的亏欠。

因为讲道人的生命是上帝赋予的宝贵礼物,他们应当用这份礼物去荣耀上帝,去传递真理。如果他们没有好好预备自己,没有用生命去诠释信仰,那么他们就会错过上帝赋予他们的使命。他们会在空洞的言辞中迷失自己,也会在听众的失望中失去影响力。相反,当他们用生命去践行真理,用心灵去预备讲道时,他们不仅会成为上帝的荣耀,也会成为他人的祝福。

总结起来,一个传道人有生命的讲道应该有以下七个特征:

1.充满圣灵的能力

传道人自己被圣灵充满,内心有强烈的感动和负担。这种感动会自然地流露出来,让信众感受到讲道不仅仅是文字和语言的传递,而是来自更高层面的启示和引导。

圣灵的同在会带来一种超自然的氛围,使讲道能够穿透人心,触及听众的灵魂深处,就如有的信徒所说的“扎心”,能够激发他们对信仰的渴望和对神的敬畏。

2.扎根于圣经真理

有生命的讲道建立在对圣经经文深入、准确的研究之上。传道人对经文的背景、上下文、语言和神学意义有透彻的理解,能够准确地解释和应用圣经真理。

圣经真理不是被枯燥地讲述,而是被生动地展现出来。传道人能够将古老的经文与当代生活紧密结合,让信徒感受到神的话语是永恒且鲜活的,是能够解决当下问题的真理。

3.真实的生命见证

传道人分享自己和教会众肢体在信仰道路上的真实经历,包括自己的挣扎、成长、失败和得胜。这种真实的故事能够拉近与信徒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讲道者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是一个与他们同在的同行者。

讲道者自身生命因信仰而发生的改变是讲道中最具说服力的部分。当信徒听到、看到讲道者的生命被神的话语塑造,他们更容易相信这些话语也能在自己的生命中发挥作用。

4.充满热情与激情

传道人对神的热爱会在讲道中自然流露。这种热爱如同火焰,能够点燃听众的心,使他们也被神的爱所吸引。讲道者不仅关注神的话语,也关注信徒的需要。他们带着热情和使命感,渴望通过讲道帮助信徒在信仰上成长,解决他们信仰和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

5.与会众建立连接

有生命的讲道能够敏锐地察觉信徒的需要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供解答和引导。讲道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与肢体建立对话和互动的过程。讲道者必须能够用情感与信徒建立共鸣,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这种情感上的连接能够更容易接受讲道的内容。

6.带来生命更新的信息

有生命的讲道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信徒生命的挑战和呼召。讲道者会鼓励弟兄姊妹将神的话语应用到生活中,做光做盐、做出具体的改变。讲道能够给予信徒希望和力量,让他们在面对困难、环境和挑战时,能够依靠神的话语找到方向和勇气,活出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生命。

7.谦卑与敬畏的态度

讲道者要带着敬畏之心宣讲神的话语,因为这是“为主证道”!要深知自己只是神的仆人,是真理的传递者。这种敬畏会体现在讲道的言语和态度中,使讲道更加庄重和神圣。讲道者不会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会众,而是以谦卑的心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反映。尊重他们的信仰历程和生命经验,并愿意做会众的朋友和心理疏导。

8.注意知识的更新。一个有生命的讲道能够超越文字和语言的限制,触动人心,引导信徒走向信仰的成长和生命的更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讲道人自己在神学理论、社会科学理论、包括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政治、医学、经济,甚至是财务管理等方面等知识的更新,不能止步不前,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但是笔者不赞成单纯地倚赖AI来“虚拟”的装备自己。传道人真的应该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这样才能有一个有活力的、有生命的讲道。

因此,讲道人应当时刻铭记,他们的生命就是一篇优美的讲章。他们要用生命去书写这篇讲章,用行动去诠释真理,用品格去赢得尊重。只有这样,他们的讲道才能真正触动人心,才能在上帝的国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正如使徒保罗在所总结的那样:“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